立式鉆床使用方法、操作注意事項及常見故障分析
立式鉆床,簡稱立鉆,簡單說就是主軸豎直布置且中心位置固定的鉆床。立鉆有方柱立鉆和圓柱立鉆兩種,還有排式、多軸坐標和轉塔等多種變型,適合多種加工件的鉆孔技術,在機械制造行業中使用也是十分廣泛的。本文,賢集網小編給大家具體介紹的就是立式鉆床使用方法、操作注意事項和常見故障分析問題,一起來了解一下吧!
立式鉆床使用方法:
1、劃線操作
在工件進行鉆孔時,首先需要工人師傅對圖紙進行熟悉,了解工件加工的基準原則。如一般的基準平面度小于等于0.04mm,相鄰的基準的垂直度也是小于等于0.04mm.按照立式鉆床鉆孔的位置尺寸要求,使用高度尺劃出鉆孔位置的十字線作為標志,劃線要求要清晰準確,精度高。另外,在劃線之后為了能夠更加確定劃線的精度,可以用游標卡尺等工具進行劃線的測量。
2、方格及圓的檢驗
在上一步劃線操作完成之后,還應該繼續劃出中心線對稱的檢驗方格或檢驗圓,由于后面有試鉆的步驟,鉆孔時需要檢查和矯正鉆孔的位置,劃出的檢驗方格大小不一樣,小的方格或圓大于鉆頭橫刃,大的方格或圓大于鉆頭直徑。
3、樣品打孔
劃出相應的方格或圓之后應該認真樣品打孔的操作,應該遵循顯小厚度并在十字中心線的不同方向進行觀察,看時候打孔合格。樣品孔最好達到十字中心線交叉點上。然后用力將交叉點位置沖大即可。
4、夾具安裝
將機床操作臺面、夾具外表面和工件基準面擦拭干凈,將工件夾緊,要求夾具安裝平整牢靠,便于觀察和測量。
5、試鉆
立式鉆床鉆孔前必須要進行試鉆操作:先用鉆頭橫刃對準十字中心線鉆出一個痕跡。然后,觀察這個痕跡的位置是否正確,以便進行及時糾正。
6、鉆孔實操圖
立式鉆床一般以手動進給操作為主,當試鉆達到精度成功之后,便可以進行鉆孔的操作。前期鉆孔進給時,進給力不要太大,以免對鉆頭造成損壞。在進行鉆深孔時需要及時排屑。另外,在鉆孔時需要常加冷卻液操作防止溫度過高影響工件加工的精度。鉆孔快要完成時,手動進給需要慢慢減小以防進給力不能及時停止造成事故。
立式鉆床的操作注意事項:
1、操作者必須嚴格遵守維護使用設備的四項要求,五項紀律。嚴禁超負荷使用設備。
2、開車前,必須按照巡回檢查點仔細進行檢查,并按潤滑圖表進行潤滑。
3、停車八小時以上再開動設備時,應先低速轉動三至五分鐘,確認運轉正常后,再開始工作。
4、工作中必須正確安裝工具,鉆套要符合標準,錐面必須清潔無滑痕。
5、工作必須正確牢固的裝卡在工作臺上,鉆透孔時必須在低面墊上墊塊。
6、工作中不采用機動進給時,必須將控制螺帽向里推。
7、卸鉆卡具時應用標準斜鐵和用銅錘輕輕敲打,不準用其它東西亂打。
8、機床變速必須停車進行。設備開動后操作者不得離開或托人代管。
9、工作中各軸承的溫度不得超過60℃,主軸軸承及主軸套的溫度在最高轉速時不得超過70℃。
10、工作中必須經常檢查設備運轉情況及潤滑系統情況,如運轉和潤滑不良時,應停止使用設備。
11、工作中嚴禁戴手套。
12、非電工不準打開電器箱門。
13、工作后須將手柄置于非工作位置,工作臺降到最低位置,并切斷電源。
立式鉆床的常見故障分析:
1、鉆床搖臂夾緊不能正常運行
在立式鉆床進行打孔時候發現搖臂和立柱不能正常歸位,這是由外柱和搖臂之間的縫隙變大引起。
解決方法:去掉搖臂蓋,按住設備的升降按鈕使活塞處于下降趨勢,這時搖臂和立柱處于松開階段。去掉搖臂大孔上的壓圈,松開螺母再旋緊螺釘。打開電源使液壓泵工作使活塞處于上升趨勢,然后測量搖臂和立柱之間的縫隙達到符合要求。
2、水平軸故障
當手柄向外拉出后,自動進刀功能失敗。這應該是水平軸內的螺母松動或是水平軸內的鋼珠不正常導致的。
3、渦輪桿故障
當手柄放到自動進刀位置,自動進刀之后又失效。渦輪桿上的螺絲松動致使離合器上方的壓力彈簧松動。將向下開口的螺母順時針旋擰,然后擰緊螺絲。
4、主軸箱、立柱、搖臂夾緊機構松開
主軸箱、立柱、搖臂夾緊機構采用菱形塊結構。在使用過程中,按下夾緊按鈕之后手松開機構跟著松開 。
原因分析如下,菱形塊和支撐塊位置顛倒了。夾緊立調整過量或液壓系統力太小。